南華大學生命教育中心
南華大學 回首頁 English
109年教育部生命教育關懷與推廣微電影得獎作品名單

計畫內容
獎項 影片名稱 影片介紹 教學指引

社會組金牌

支架人生 罹患「進行性神經性腓骨萎縮症」的宥歆,必須靠著支架輔助才能走路,而這種情形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退化……。面對如此的困境,宥歆依舊能用樂觀開朗的態度去面對每一天。因為手退化的關係而被同學戲稱Panda的宥歆也曾經難過,但如今的他能夠坦然的接受自己的缺陷,能夠覺得自己很可愛、甚至可以拿自己的缺陷來自娛娛人。勇於面對人生的他,對於周遭的人除了感謝外他也想說:「我都可以笑著過每一天,那你有何不可呢?」 教學指引

社會組銀牌

世界冠軍都在我身邊之生命的意義 拔河──藉由這項運動串連起這群選手,除了國家代表隊,這支隊伍裡更多是其他領域的夥伴,彼此合作努力想要爭取冠軍。在這過程中,拔河不只是拔河,而是生命的一部份,是什麼讓他們堅持?是什麼讓他們緊密?在這過程中觀念的轉變、團隊合作、自我定位的探索更是珍貴。生命的意義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,而這個連結會引響我們、改變我們,相互去影響、牽絆。 教學指引

社會組銅牌

收成的幸福 「家」對於許多兒童青少年而言,是一個能獲得父母溫暖的避風港。而經歷父母離家由阿嬤隔代教養扶養長大的小穎兄弟或許對「家」有不同看法。本片透過紀錄片仿對話式的剪輯,看見祖孫之間真摯情感流動。或許生命沒有完美,但能夠去改變、願意去改變,這就是一種成長。在這裡,如果把困苦看成階段性,我們看到艱苦過後的幸福,和對生命的韌度,那個不願放棄的韌性。 教學指引
社會組佳作

愛,無懼

急診位處醫療最前線,仿如一群捍衛戰士,守在戰場最前線,在這場病毒戰役上,總是戰戰兢兢全神貫注,因為面對的是看不見的敵人無影無蹤且無孔不入,稍有閃神即可能被癱瘓防線而全境淪陷。

大約201912月底,院內就收到中國武漢地區可能有冠狀病毒的流竄,果不其然一月初就收到疫情蔓延的消息,農曆年前開始超前部屬,儲備醫療物資,開設戶外發燒篩檢站,檢傷TOCC分艙分流人員訓練,當時科內LINE群組訊息每天響個不停,急診科內同仁無不戰戰兢兢,為的就是跟時間賽跑,搶在病毒進攻前構築防禦工事…多到數不清的防疫規劃,堅持滴水不漏,堅持完成各項防疫措施。結束一天工作,看著鏡中自己的狼狽模樣,汗流浹背與臉上泛紅的口罩勒痕,雙手佈滿因潮濕的皺摺,因為愛而偉大犧牲,因為愛而無所畏懼。

此影片致臺灣所有醫療人員,守護國人生命財產,為臺灣寫下精彩的防疫記事。

 
社會組佳作 落進西裝裡的太陽 近半個世紀緩慢時光的角落裡,踩踏的裁縫聲是小巷中曾經走過的繁華,現今產業轉型在地傳統小店風華不在,老師傅精緻的傳統手工技藝,只能在舊時代回憶中緬懷,大林鎮王子西服是全臺灣傳統產業沒落的縮影,傳統產業我們最寶貴也最驕傲的資產,盼世代相傳。片中主角是在間西裝店長大,總覺得自己也能做出帥氣的西裝,但現實總是和自己的想像的不同,想去大城市發展,因與父親想法不同而吵架,但經歷父親過勞住院,反思而改變原先的想法,原來這才是他自己想要的,他想讓這間老舊西裝店能繼續下去。  

學生組銀牌、
最佳人氣獎

趨光 在大考前夕,努力準備考試之時,阿嬤要好好讀書的殷殷期盼,如繞樑般不斷回響,轉變為為什麼要這麼努力的困惑,此時朋友的邀約玩樂、毒品、飆車等,讓他從中獲得短暫的快樂──直到他在街上看到在撿回收物的阿嬤才發現,原來答案一直在心中。從小拉拔他長大的阿嬤似乎也發現了什麼,就像換上撿回來舊燈泡般悄悄暗示,家永遠在這裡。 教學指引
學生組 銀牌

心連星

余星星,她來自馬來西亞,在一所住宿型學校念書,她一直都希望能跟同學一起出遊,但從來都沒有實現過。這次因為一場蔓延全世界的的傳染疾病──新冠病毒,星星得以留在台灣度過暑假。興奮的星星開始度過了第一個留在台灣的暑假,直到拆開爸媽從遠方收到的包裹,這一刻星星當下在想些什麼呢? 教學指引

學生組銅牌

青春紀念式

影片一開始由幾位學生抬著棺材,行至小餐館進行了一場告別式。隨著告別式的進行,主角也跟著從棺材裡悠悠出現──原來這是竣文的25歲生日慶生會。告別式一般都是辦在人死之後,告別式的本意是緬懷紀念,而在那時參加的已經未必是告別式主角最重視的人。透過這樣一場非典型的告別式,意在把過去的好的自己,不好的自己都告別掉,回到生命生日的本身,慶祝生命的循環,也讓自己現在所喜歡的人,都能一起參與到一起分享這個喜悅,也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。 教學指引
學生組 佳作 同化

電梯代表成長過程、氣球代表小男孩的心境變化,男孩在電梯中遇到的人和環境影響著他,即便外表等等有些變化,但他仍堅守那顆氣球、那顆純真有愛的心。經歷一些事後再次看到自己,拿著那顆顏色鮮豔的氣球、那顆心,心中有許多感慨。

最後電梯門打開、男孩踏出電梯的瞬間黑頻作為結局,電梯往下降,以開放性結局讓觀眾自行想像男孩究竟踏出去了還是被同化。

 
學生組 佳作 馬偕有愛 生關情(蓬萊居實習紀錄片) 今年暑假,生關科的學生們受邀到馬偕生命關懷事業科安寧病房示範中心實習,佈置(蓬萊居)蓬萊居又稱彌留室、往生室,醫師希望安寧病人在過世之後,家屬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他們進行調適與進行悲傷輔導,希望透過年輕人的想法,讓病人的最後一程與家人們有不一樣的回憶。也希望透過實習,讓學生們了解,在生命的最後的一段歷程當中,同理逝者家屬的心情,並佈置與創造出可以讓家屬感到溫暖的氛圍,進而了解自己以及生命的意義。  

學生組 評審團鼓勵獎

阿公的開心農場

再相愛的人也有分離的一天。阿嬤去當神仙了,阿公寄情於他的開心農場。陽光的照耀下,阿公身上閃閃發亮,那是樸實、勤勞以及對阿嬤忠貞不二的感情,也是一直以來感受到的幸福〜

 

學生組 評審團鼓勵獎

薪藝傳承老仁和

本片以「老仁和鐘鼓廠」的歷史故事、游榮三師傅阿公與主角外孫吳瑋恩的技藝傳承、記錄一個大鼓從最初到完工的歷程。主角吳瑋恩一出生就在鼓堆裡長大,臺灣傳統禮俗中,「抓週」是寶寶滿週歲的第一個重要成長儀式,然而「別人家的孩子週歲抓週,老仁和的孩子一出生就踩鼓」這是一個鼓藝世家代代相傳的薪傳神聖象徵,老仁和的瑋恩有任重道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以細節性的描寫,與一個年輕人傳承家族心路歷程、人物特質與職人世家的描寫,呈現薪藝傳承的使命感與重要性,在當今科技時代的產物趨於快速無情感的溫度,提醒人們要重視有溫度的民俗技藝,使其淵遠流傳,發揚國際  

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中區分署主管(10900829)
用愛與生命相遇的20年 生命教育20年回顧8分

社群連結